构建旅游环境“新生态” 引领旅游经济“新常态”
河南旅游资讯网 浏览:1241 次 时间:2015-02-06河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寇武江
去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“新常态”,其后又在亚太经合组织(APEC)工商领导人峰会、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提出中国经济“新常态”的特点、内容和带来的机遇。“新常态”下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,面对一系列趋势性变化,我们必须准确研判、正确把握旅游发展的趋势和重点,提前谋划、主动适应,引领我省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“新常态”之势
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经济“新常态”走势一致,趋势相联,与经济“新常态”一道蓄势待发、乘势而起。
一、发展速度具有同步性。2012年以来我国第四次GDP增速连续2-3年低于8%,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%左右的高速增长,这次增速换挡回落预示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。旅游业在发展节奏上表现出与经济“新常态”同步的特点:一是从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看,除2008年以外,2006-2013年间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,且与之发展趋势基本同步,2007年GDP增速、国内旅游人数增速同时达到最高点14.16%、15.5%,2010年后GDP一路下跌,国内旅游人数增速略微滞后,但也从2011年的13.2%跌至2013年10.3%。其中,2008年GDP增速大幅回落时(下降4.53个百分点),国内旅游人数下跌更多(9.2个百分点)。二是从旅游人均花费看,2010-2013年分别为598.2元、731.0元、767.90元、805.5元,同比增长11.7%、22.2%、5.04%、4.9%, 2012年以后增速也呈快速放缓态势。三是从旅游总收入看,其增速除2008年以外,2006-2013年间普遍高于GDP和国内旅游人数的增速,但趋势完全同步,也在2007、2010年达到两个小高峰(22.6%、21.7%),其后快速下降至2013年的14%。2008年降幅甚至超过国内旅游人数,下降了 16.8个百分点。可见,旅游经济对GDP增速的变化非常敏感,GDP增速下降时,旅游经济增速下滑更快(如2008年),反之,增长也更快,有进一步放大的效果。这主要因为,在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,我国GDP年均增速(9.8%)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7.4%)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速(7.5%),居民收入受GDP影响大;而收入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,GDP增速放缓影响居民收入提高,间接影响出游人数和人均花费,两种效用相叠加则导致对旅游总收入的影响出现放大效果。
二、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。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长期依赖第二产业,直到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,达到46.1%,2014年上半年为46.6%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、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,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,居民收入占比上升,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,是“新常态”的新特点。旅游业发展印证了这一趋势:一是从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看,虽然2008年受GDP、旅游总收入增速大幅下降的影响,从2007年的4.44%下降到3.86%,但2009年止跌回升,其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,2013年达到最高值5.19%。二是从出游率看,2010-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率分别为246.0%、253.5%、290.4%,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14.9%、141.5%、151.9%,均呈持续增长势头,居民出游动机仍然强劲。三是从城乡居民旅游人均花费的差距看,2010-2013年,城镇居民出游人均花费为883.0元、877.80元、914.50元、946.6元,农村居民出游人均花费为306.0元、471.40元、491.00元、518.9元,城乡旅游人均花费在增长中缓慢缩小差距。可见,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增强,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。这与同期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速放缓并不矛盾,主要因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,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旅游发展都积累了相当大的基数,“新常态”下,增速虽然放缓,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。并且,随着收入分配结构调整,居民收入将持续提升,据瑞士信贷2011年预测,未来5年中国工资收入年均增速将达19%,远超GDP增速。在收入和强劲动机的支撑下,我国旅游经济将最终摆脱对GDP增速变化的敏感性,而充分发挥拉动消费、改善民生的作用。
三、发展动力具有共通性。投资、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,2012年我国消费、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1.8%、50.4%,消费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。今年上半年,消费提升至54.4%、投资下降至48.5%,而出口则为负2.9%。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。旅游发展也面临同样挑战:一是从入境游看,受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的影响,2010- 2014年上半年,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5.8%、1.2%、-2.2%、-2.5%、-2.8%,2010-2013年旅游创汇分别增长15.5%、5.8%、3.2%、3.3%,增速从减缓到负增长,出口拉动减弱。二是从国内游看,居民出游方式由以团队旅游为主转向以散客旅游为主,受此影响,2010年全国旅行社共组织国内过夜游客11953.31万人次、32831.73万人天,分别比上年增长18.1%和9.4%,2011年分别增长14.7%和9.2%,2012年为4.8%和21.1%,2013年为-10.5%和-5.9%,也由增速放缓发展到负增长。三是从出境游看,2010-2013年全国出境游人数增速远远超过国内游,201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;同年,我国公民在海外的旅游消费达1020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40%。可见,我国目前的旅游产品、服务和产业发展模式,对内、对外的吸引力都在下降,如果不变革创新、实现转型升级,那么居民日益增长的收入和越来越多的闲暇,就不能转化为带动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。
“新常态”之思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旅游经济“新常态”将表现为以下十个方面:
一、从产业到事业将成战略地位新常态。继外事接待事业、现代服务产业之后,旅游业在“新常态”下,将被视为保增长、调结构的重要产业和惠民生、促发展的民生事业,两种角色相互促进。在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之后,旅游业的事业属性将进一步凸显。今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重点推进“升级旅游休闲消费”等六大领域消费,说明旅游业新的战略地位已经受到认可和重视。
二、从团队到散客将成出游方式新常态。30多年高速发展,使我国散客率达90%以上,河南达到75%左右,以散客为主的旅游市场已然形成。河南交通发达、服务设施大大改善,个性化的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已经成为大多数游客的首选。散客旅游的需求特点与团队旅游存在较大差异,不追求游客规模,游览去景区化,线路选择随机性强、预定期短,游客需求多样、消费个性、注重体验、服务质量要求高,且自主意识强、自助能力好,但花费零散、预算性弱、不可预期。“新常态”下,传统为团队旅游构建的产业体系,不再适合散客旅游的消费需要,必须全面创新变革。
三、从观光到多元将成为消费目的新常态。传统“观光+团队”方式具有明显模仿型排浪式特征,即消费没有创新,热点比较集中,一段时间内由一种消费作为主导,不适应散客多元化旅游需要。散客旅游需求多样、注重体验,纯粹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需要, 其对休闲、娱乐、体育、养生、美容、学习、体验等的需求将逐渐增强。国内抽样调查显示,目前我国呈现观光游览城镇居民缓进、农村居民猛涨,度假休闲娱乐城镇居民缓增、农村居民快进趋势,说明“观光+团队”方式不会马上消失,将与度假休闲、健康疗养等新业态接续发力,保持一段时间齐头并进,长期将失去吸引。
四、从产品到服务将成为开发方式新常态。“观光+团队”方式以景区为核心吸引物,定点、定时消费使产业链条短、门票经济突出。散客旅游重视体验目的地的原生状态,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,与居民共享旅游设施和服务。旅游开发的着眼点将从硬开发转向软开发,特别是在景区成型、产品成型、空间受限的情况下,对服务的软开发将成为常态。服务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更加重要,将成为目的地核心吸引力的组成部分。这将使一般服务旅游化、旅游服务面向本地居民,并将带动相关产业业务拓展和链条融合,增强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。
五、从城市到城乡将成为空间拓展新常态。上世纪80年代以来,由于城市本身具有交通便利、配套设施完善、综合功能齐全的特点,都市观光游最先兴起。我省旅游业大开发、大繁荣也是从郑州、开封、洛阳“三点一线”开始的。而随着经济的增长,城市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,城市居民“上山下乡”、寻找乡愁的愿望更加强烈,加上乡村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,乡村旅游逐步发展起来。从河南旅游来看,经历了一个城市--城郊--乡村的转移过程。但是,“新常态”使城镇化全面快速发展,城市群及其间的连绵区不断扩大,城乡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,加上交通和信息化发展压缩了城乡的空间距离,城乡差距缩小、旅游融合程度加深,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必将在互动中走向整合发展。这就需要统筹协调,实现区域内城乡旅游的差异化、联通式发展;需要城市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,在创新商业模式、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,支持城乡旅游服务全面提升。
六、从信息到智慧将成为科技运用新常态。信息是一种零碎的等待人们来挑捡的仓库,而智慧则是针对游客或受众进行私人定制的信息服务。旅游营销已经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,主要是靠单纯的信息累积到精确的智慧传送。云技术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,使我国旅游信息化进入智慧化阶段,呈现工具化、协同化、网络化、移动化、社会化、智慧化的特征。智慧化技术运用,利于通过信息流整合辅助完成产业链整合与再重组,推动碎片化的信息堆积走向智能化的信息推送,提高合作层次、营销水平和产业组织水平,增强旅游业吸纳相关服务业的能力,起到扩充旅游服务体系的效果。
七、从消耗到循环将成为发展方式新常态。良好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,对生态美的欣赏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,对旅游业来说,生态环境与服务环境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。同时,旅游活动也因带动大量人口流动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。为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,旅游业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,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能耗、提高效能,宣传和提倡文明旅游、低碳旅游、平安旅游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八、从人力到人才将成为服务层次提升新常态。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、人际交往密切型行业,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、道德品质、亲和能力对保证旅游服务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然而,“新常态”下,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、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,我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,旅游业不再是吸收就业、脱贫致富的功臣,相反,还要与其他行业竞争人力,对于人才的需要大于对人力的需求。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旅游人才市场、完善薪酬制度、加强教育培训,把“人力”转化成“人才”,并留住人才。
九、从弱散到联盟将成为产业组织方式新常态。“多元+散客”使客户群化整为零,带薪休假落实使旅游时间从集中走向分散,旅游消费变得更个性、多样、私密、零星、不可预测,对服务和生态环境要求更高。这使大中型旅游企业的规模优势有所削弱,而小微型旅游企业在提供个性化、创新性产品和服务方面优势突显,生产小型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。这将使大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依存程度加深,政府管理不能再走“抓大放小”的老路,而要帮助企业建立产业联盟,使其优势互补,既发挥大中企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,又释放小微企业的活力。
十、从管理到服务将成为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。“新常态”下,旅游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:宏观上要充分发挥拉动消费、调整结构、为民惠民的作用;中观上要创新重组产业链条,构建适合散客需求的产业体系;微观上,要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、市场监督管理、人才吸纳培养等问题。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,但“新常态”下政府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作用,不能表现在直接插手产业操作,而要放开市场这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使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。政府必须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、从行政化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,以“美化环境、净化市场、优化服务”为核心,为游客、企业、市场服务,推动旅游发展。
“新生态”之行
适应、引领旅游经济“新常态”,必须构建旅游环境“新生态”,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
一、要构建体制环境“新生态”。面对“新常态”下旅游经济的巨大变革,政府需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和管理思路,创造新的体制发展环境:加快职能角色转变,缩减政府事务,把应由市场承担或能够被市场承担的事务交给市场。如减少审批事项,减化审批程序,减轻企业压力。建立部门间综合协调机制、联合治理机制、资金人才数据共用共享机制。通过制度建设、政策制定、专项计划等,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,提升旅游行政服务水平。
二、要培育消费环境“新生态”。有钱、有闲、有动机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,要把我国居民潜在的旅游需求释放出来变为旅游实践,需要:调整收入分配结构,多渠道提升城乡居民收入,让居民“能”旅游;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,让居民“敢”旅游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,把带薪休假作为奖励或福利,让居民“可”旅游。加快信息化进程,推动企业加强市场营销、创新商业模式,引导游客合理消费,让居民“想”旅游。
三、要优化服务环境“新生态”。“新常态”下旅游服务的内涵已经超出传统六大要素的范畴,包括了所有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和活动。政府应增强公共服务的旅游功能,主导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,与产业服务相衔接,形成无缝对接的旅游服务网络。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,提高整体素养;完善薪酬制度,规范小费、奖金管理办法,激发服务热情,优化服务软环境。倡导文明旅游,减少旅游活动对自然、社会环境及旅游公共服务带来的压力和损害。
四、营造市场环境“新生态”。“新常态”下,要发挥市场这只“看不见的手”的作用,更要用好政府这只“看得见”的手,为旅游经济运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:加强旅游立法,规范行政执法,健全监督体系,建立问责制度,增强投诉受理和处理力度,维护良好市场秩序。构建市场交流平台,建立金融平台推动社会资本与企业对接交流,建立中介机构促进市场资源流动重组,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智慧化服务。鼓励行业协会发展,鼓励不同规模和经营种类的旅游企业成立行业协会,制定行业标准,建立产业联盟,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。